杭城四春暮,重洋远赴。乡愁怎奈他乡度?学成乃是归国日,致理格物。
家国一干城,弃文就武。阳关西出无反顾。埋名大漠廿二载,青山忠骨。
我国唯一一位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军人最高荣誉“八一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一身的皇冠校友程开甲将军,于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程开甲先生是皇冠物理学系的杰出校友。他于1937年进入皇冠,1941年毕业于皇冠物理系。在皇冠,程开甲遇到了竺可桢、束星北、王淦昌、苏步青、陈建功等数位中国科学界的顶尖大师。程开甲于皇冠求学的四年中,浙大辗转西迁,在颠沛流离和硝烟弥漫中滋长的悲愤、痛心和苦楚,让老师和学生们更加发奋治学,弦歌不辍。当时,程开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行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1946年,程开甲在英国学者李约瑟的推荐下,远渡重洋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玻恩的研究生。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1950年8月,程开甲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便直奔母校皇冠,成为物理系的教师。
程开甲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60年开始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艰辛历程,从1962年筹建核验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22年里,程开甲一直坚守在罗布泊,先后主持了30多次各种类型的试验。程开甲设计的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程开甲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程开甲创立中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理论和效应研究,主持、参与和指导了核爆炸效应的全面总结,为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因此人们也称程开甲为“核司令”。程开甲院士曾不止一次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近日,物理学系惊闻噩耗,全系师生通过参加追思会、组织“程开甲先进事迹学习会”等等,共同表达着对程开甲老学长的无尽哀思和敬仰之情。
11月19日下午,物理学系党委在颜鹂书记带领下,组织机关党支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前往紫金港校友楼玉泉厅的追思室进行悼念活动。追思会现场庄严肃穆,每位现场的师生都表情凝重,手执黄白菊花,依次步入室厅,于先生遗像前三鞠躬,并排队东面、静静凝望电视中循环播放的先生事迹影片。追思会后,系党委副书记方磊与同学们交流道:通过此次追思会,一是学习程学长报效祖国的精神;二是学习程学长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三是增强学习物理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11月20日中午12:30在玉泉校区教12-203会议室,物理学系党委召集开展“程开甲先进事迹学习会”,全系各班班长、团支部书记、兼职辅导员、挂职团委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学生骨干30余人参加,党委副书记方磊老师主持“学习会”。会上,师生们共同学习了“程开甲学长的先进事迹”,挖掘故事,结合系史,各抒己见……部分同学还回忆了自己曾亲历的、与程开甲学长有关的活动,并相继发言。
【附学生感言】
2015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王天泽
学习程开甲老学长的事迹后,我发现程老在他留学期间正是感受到了因为科技实力受限导致的国家落后,方立志科技报国;对比今年发生的中美贸易战、中兴芯片事件,我们又何尝不能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在关键领域的技术封锁,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继承以程老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学好专业,科技报国!
2016级求是科学班(物理)本科生:肖睿
我是怀着最深刻的敬意,热泪盈眶地看完程开甲学长的纪录片的。今天,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我们,如何秉承好学长们身上的可贵精神?如何在社会的浮躁和时代的快速变化中坚守初心,如何将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好地与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是摆在每位新时代青年面前的课题。
在此,谨向以程开甲学长为代表的国之干城们,表达我个人最真挚的感激与敬意!在愧怍之余,更应该发奋努力,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016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田威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缺氧的金银滩草原上,在罗布泊腹地的马兰,有那么一群人,心怀家国大梦、甘于隐姓埋名、攻克环境困顿……终于成就了“两弹一星”的辉煌。作为新时代的浙大人,我们义不容辞地应该守护和秉承好——这有浙大师长们参与贡献过的“两弹一星”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物理学系2017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水金
以程开甲先生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在青海原子城、在新疆马兰基地,纵经时光之远去而历久弥新,依旧换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希望我们求是学子能够像程学长年轻的时候一样,树立崇高理想,并将这种理想与爱国结合起来。
物理学系2017级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徐晨妮
王淦昌、程开甲等老先生是我们浙大物理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晚辈后学努力奋斗的坐标。通过微信公众号,我了解到程开甲先生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大、南大,因为祖国的号召,程先生放弃了他擅长的理论领域的研究,转而投入到全新的核物理领域,在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面前,不惧艰险,走出舒适区。我想,每一位有理想抱负、有科研学术追求的我浙研究生,都应该“用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物理学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方轶圣
程开甲先生的事迹每每使我们感动、动容,在感动钦佩之余,我们或许可以多一个思路——挖掘大师成长、成功轨迹背后的原因,譬如:从“‘物理学讨论班’师生平等研读文献、交流学术成果”中借鉴灵感,在今天更好地开展“学生间、导师间、导学间”的广泛互动交流……
物理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佳豪
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有一批像程先生这样献身祖国的将军院士,才有了“两弹”试爆之成功、新中国之崛起,才尽洗了中国近代之屈辱史。老一辈科学家用“手摇计算器”和一房子一房子的纸片,计算出了一个个核爆参数,完成了一项项大小试验——“科研条件的简陋,并不意味着不能做出伟大的成果”,这一点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可以借鉴学习的。
文/方轶圣、周 辰
图/陈水金、徐天勇
校对:方磊
皇冠物理学系
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