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Colloquium

关于6月14日(周三)赵刚学术报告的通知(School of Physics Colloquium)

发布时间:2023-06-12     来源:皇冠手机登录地址hg     编辑:     浏览次数:186

题目: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印记

报告人:赵刚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时间:2023614日(周三),下午1530

地点:紫金港校区西区海纳苑8215报告厅

摘要:理论预言宇宙早期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超过100倍太阳质量,但在观测上始终未能得到证实。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通过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发现了一颗位于银河系晕的化学特殊恒星LAMOST J1010+2358,并进一步利用日本8.2米昴星团光学红外望远镜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率光谱后随观测,发现这颗恒星的化学元素丰度与对不稳定超新星的理论模型高度一致,说明形成该恒星的物质主要来自于一次超大质量超新星爆发,而这次超新星爆发来自于一颗260倍太阳质量的第一代恒星。这一发现深刻改变了人们对第一代恒星质量分布的认识,证实第一代恒星的质量可以达到数百倍太阳质量,揭示了对不稳定超新星在宇宙早期化学增丰过程中的贡献,对研究宇宙早期的元素起源、恒星形成和星系化学演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人简介:


赵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曾先后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香港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等。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重大项目。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LAMOST 巡天的银河系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赵刚在恒星高分辨率光谱分析、晚型恒星非局部热动平衡分析、太阳系外行星系统搜寻和分析、银河系结构和演化、实验室天体物理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被评为中国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利用恒星丰度探索银河系化学演化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的工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欢迎老师和同学参加!


Baidu
sogou